实心微针阵列是不含药物的微米级阵列,实心微针阵列具有锥形的针尖,它能够穿透皮肤的角质层,为后续的药物递送创建微小的通道。实心微针阵列通常是由金属、硅或者陶瓷制作而成,用于皮肤预处理。在接种疫苗时,实心微针首先刺在皮肤上产生微小的通道, 然后使用疫苗溶液或其他含药物的材料,例如装载药物的水凝胶,药物通过微通道递送至皮肤,从而实现药物接种,北京空心微针加工制造。过去的几项研究已经证实,北京空心微针加工制造,白喉等疫苗,北京空心微针加工制造、乙型肝炎疫苗和疟疾疫苗可以通过微通道渗入皮肤并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微针作用在皮肤上时仍有一定的风险性。北京空心微针加工制造
空心微针与微米级的注射针较为相似,一样是输送液体成分至皮内。蒋宏民探索出了一种利用MEMS技术结合传统光刻和倾斜旋制备环氧树脂中空微针阵列的方法。首先,把玻璃基片旋涂上SU8胶,将基片倾斜,在倾斜的基片和掩模版上设置微针的顶角,角度为基片和掩模版倾斜角度的二倍,进行紫外光旋转曝光;第二步,将基片和掩模版经热烘处理,在基片表面上旋涂第二层SU8光刻胶,再次经热烘处理后进行旋转曝光,经第三次热烘处理后,显影得到SU8胶凹锥结构层;第三步,在SU8胶凹锥结构层上制备下模层,在下模层上溅射,制得铬铜复合金属层;第四步,在铬铜复合金属层上采用与第三步相同的方式制备上模层,即可得到完整的空心微针阵列模具。环氧树脂填充入空心微针阵列模具中,经真空固化后再进行打磨处理,然后脱模,就可得到由环氧树脂制成的空心微针阵列。浙江硅微针研发微针比传统的注射给药有比较多的优点。
硅基微针是采用单晶硅材料加工制备而成,采用半导体光刻、刻蚀等加工工艺,顶端直径可以达到几十纳米。硅微针一般长度在80~300um,主要穿刺表皮层,达到皮肤的真皮层,但不会刺到皮下组织,不会接触到皮下组织的末梢神经,所以使用过程一般无疼痛感,并且不会有出血现象。硅微针也用来作为注塑模具,通过翻模注塑工艺,制备可溶性微针产品。目前我司生产的微针分为低晶微针、中晶微针、高晶微针和超高晶微针,其中低晶微针针高范围在100um~120um,针间距为400um;中晶微针针高范围在120um~180um,针间距为400um;高晶微针针高范围在180um~250um,针间距为650um;超高晶微针针高范围在250um~300um,针间距为650um;芯片尺寸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
J.Held利用硅的干法刻蚀制作出了基于微针的电极。微针外层是氮化硅钝化层, 在顶部露出金属层,当有脉冲通过时,顶部金属层发出的电场会在细胞膜脂上开一个口,使电极进入细胞,从而进行电流记录。电极进入细胞通过电场在细胞膜脂上开口的过程被称为电穿孔。电穿孔也是目前治病症的一种方法,将化学疗法和电穿孔结合起来能提高治病症的效率,并能实现局部治。N. Wilke利用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制作出了用于电穿孔的空心硅微针电极。在电穿孔的同时,空心微针还可进行药物传输。另外在微针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可监测电极插入人体时的温度变化,增加了电极工作的安全性。水凝胶微针和可溶性微针有点相似。
水凝胶微针是由水凝胶聚合基质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与可溶性微针相似。通常由交联态的水凝胶或者超溶胀聚合物制备而成,如羧甲基纤维素和支链淀粉等。水凝胶微针在给药时,微针阵列在插入皮肤后会迅速吸收间质液,导致水凝胶肿胀,在凝胶内产生连续畅通的孔道,药物通过组织液渗透和扩散进入皮肤组织内。药物递送完成后可以完好地从皮肤中取出,不存在针体残留问题。此外,水凝胶微针还可以通过调节水凝胶纤维的交联密度来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生物医学和MEMS的发展推动了微针在药物传输与分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北京固体微针封装
微针可代替传统的注射给药的方式。北京空心微针加工制造
经皮给药系统是指为预防疾病而通过皮肤吸收将药物输送到作用部位的一种给药系统,它可以避免一些口服给药的副作用、注射引起的创伤和疼痛,从而提高药物的依从性,为人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给药的方法。微针给药法因其无痛和使用方便的特点被证明 是一种先进的方法,也因其能增强细胞的免疫原性而有利于免疫接种,已经被用于病症的免疫。目前,促进药物透皮的策略有多种,如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表皮、穿透表皮和电驱动。主动方式的促进药物透皮的策略包括热消融、电消融、机械消融、其他方法等。北京空心微针加工制造
本站提醒: 以上信息由用户在商名网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请自行辨别。服务协议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芯云纳米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商名网营销建站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